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提质增效 | 蜀道集团工程技术专家在行动⑤

发布时间:2025.08.12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当前蜀道集团投建项目建设规模大,项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特殊桥梁、特长隧道等危险性较大工程(以下简称“危大工程”)众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任务艰巨。

自2024年起,蜀道集团工程技术中心根据集团《关于委托开展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危险性较大工程过程管理技术服务工作的通知》(蜀道司办〔2024〕42号)的要求,提出“以技术服务危大工程”的工作理念,聚焦桥梁高坠、隧道坍塌、瓦斯灾害等薄弱环节,组建的一支由隧道、桥梁、路基、地质精英组成的“危大工程过程管理技术服务专家组”正成为攻坚克难的尖兵力量。专家们直插地质条件复杂的项目腹地,以“守护山水生态本底、铸就百年品质典范”为使命,在崇山峻岭间书写技术担当的答卷。

急难险重显担当:专家组一线攻坚实录

面对沿江高速、西香高速、镇广高速、久马高速等重大项目的“危大”挑战,专家组以科学精神与务实作风精准拆弹。

化滑坡危机为转机  

沿江高速金阳连接线K5+041.235德谷沟特大桥,在施工过程中金阳岸桥台边坡相继出现上边坡岩质滑坡和卸荷裂缝,严重威胁桥梁安全。2024年3月,专家组果断推动设计变更与边坡处治双管齐下,以补充地勘等支撑材料为依据调整设计施工方案,为桥梁系上“安全绳”。


01.png


与涌水突泥争分夺秒  

沿江高速宁南隧道(K253+377~K261+622)进口右洞施工过程中发生涌水突泥,初始涌水量30000方每小时,施工风险极高。2024年3月,专家组临危不乱,确定“边探边掘”原则,超前钻孔泄水与横向探水注浆并重,为隧道掘进筑牢防水长城。


02.png


护民生通道于危崖  

镇广高速K110+780广纳互通E匝道开挖过程中突发垮塌,严重威胁堑顶地方道路通行安全。2024年11月,专家组当机立断,优先保通民生路线,再以堑顶卸载科学治滑坡,将“民生为大”的理念落到实处。


03.png


安全环保双底线:以技术守护绿水青山

围绕蜀道集团“十四五”规划“品质工程”目标,专家组全过程动态技术咨询,将安全管控与生态保护熔铸于技术方案。

117米高空的精密协作

沿江高速清平互通连接线(LK0+000~LK1+400)高边坡支架搭设,需在令人目眩的117米高空作业,难度与风险陡增。2024年3月,专家组与建设者们反复研讨,精细优化施工方案和材料运输路径,确保每一处支架稳固,每一次吊运安全。


04.png


瓦斯隧道的生死防线  

乐西高速大风顶隧道(K65+013~K70+712)进口端为微瓦斯隧道,对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5月,专家组火眼金睛,现场发现存在门禁管理不严格、动火作业不规范、通风效果较差等问题,立即要求彻底整改,强调必须完善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应急机制并铁腕执行,为隧道工人织密生命“防护网”。截止2025年7月隧道主体施工完毕,该隧道管理更加规范,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05.png


守护“白衣巴河”

针对镇广高速K155+208白衣巴河特大桥施工便道隐患及连接线EK3+157.25巴河特大桥钢管桩围堰设计水文参数支撑不足等问题。2024年4月,专家组开出“药方”:立即加固便道边坡,严控施工质量;补充收集不低于20年的水文资料复核围堰设计,加强施工期应力位移监测,并与下游电站联动预警,确保安全度汛,守护绿水青山。参建各方高度重视,两周内对上述问题整改完毕,截止2025年7月,该工点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06.png07.png

                 前(2024年4月)                                             后(2025年5月)


匠心雕琢百年基:一线难题的硬核解法

项目大多地处地质条件复杂的偏远山区,面对地质条件罕见、工艺要求极高的技术难题,专家组以技术创新注入工程韧性。

跑马山2号隧道的“地质迷宫”

康定过境段高速跑马山2号隧道(K10+455~K17+125)地质属国内罕见复杂类型,尽管采用了“帷幕注浆+水平旋喷桩+管棚”等先进工艺,但上方近400米的断层破碎带与活跃地下水,仍导致初支变形开裂、突泥、涌水频发。2024年3月,专家组开出“组合拳”:强化全过程超前预报与监控量测,提升防突泥、防漏浆、防坍塌意识与管控,针对性布置临时支撑,确保逃生通道畅通、物资充足、应急演练到位,在“地质迷宫”中步步为营。


08.png


胜利坪 1号特大桥的“陡坡隐患”  

泸石高速K0+802胜利坪1号特大桥3号主墩(泸定岸)外侧陡坡,实际地形比设计更陡峭,桩基保护薄弱,强降雨或地震下极易垮塌,严重威胁主墩安全。2024年5月,专家团队紧急评估,敦促立即对陡坡进行加固处治,消除这颗“定时炸弹”,确保大桥根基稳固。 


09.png


高边坡的“光面”要求  

针对广绵高速K14+385~K14+589段高边坡开挖不规范、坡面松散危石林立的问题,2024年4月,专家组现场直指要害,即刻清除危石,加强协作队伍技术管理,组织专业的光面爆破培训,确保边坡既安全稳固又平整美观,用匠心雕琢工程品质。截止2025年7月,该段边坡已施工完毕,质量得到保证。


10.png11png.png

                      前(2024年4月)                                             后(2025年7月)


专家建言献策

截止2025年7月,“危大工程过程管理技术服务专家组”已完成16期现场技术调研工作,覆盖了沿江、西香、久马等所有集团重点关注的22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行程10000多公里,踏勘工点200余处,发现重大技术问题100余项,提出合理化技术建议措施300多条,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为推动蜀道集团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吉随旺专家提出:对地质条件的认识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地质灾害防控的关键,也是危大工程管控根基。强化地质先行,风险辨识前移,重大复杂地质工点实施精细化勘察,融合InSAR遥感、物探、钻探、三维地质建模等技术,精准识别高位危岩、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动态管控,施工期强化地质跟踪,动态调整施工方案;加强监测科学预警,汛期前或极端天气预警期启动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加强监测构建智能化预警体系。


12.png


李玉文专家提出:针对隧道危大工程,应建立风险防控系统性对策,核心在于强化全周期主动预控,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御灾。开展超前精准探水,富水隧道采用“长探+短探”组合,融合综合物探,构建涌水量预测模型,严格遵循“泄压导水、限量排放”原则;开展瓦斯智能管控,高瓦斯工区全面部署瓦斯传感网络,实现与通风系统联动智能调风;建立 “超限预警 - 自动抑爆 - 紧急撤人” 三级响应机制,提升瓦斯灾害处置效率;开展支护韧性升级,针对强烈岩爆段,采用全长粘结锚杆、柔性网、纤维混凝土等增强结构稳定性支护体系;同步配套微振动监测系统,实现岩爆风险提前预警。


13.png


李维专家提出:桥梁危大工程管控核心在“设计源头、过程严控、应急闭环”。设计源头严控,聚焦深基坑、高墩大跨、悬浇/转体/顶推等特殊工艺及大型临时结构,进行精细化计算与模拟,严控专项方案安全性与工艺匹配性。过程动态监控, 全过程高精度监测是核心。严控深基坑变形、高墩垂直度、大跨线形与应力,确保大型临时结构安全及预应力等隐蔽工程质量。应急闭环管理, 建立全员风险清单,明确责任人。制定针对性预案(坍塌、极端天气等),配物资、强演练。关键阶段24小时值守,确保异常时快速启动“识别-预警-响应-处置”闭环。


14.png


一次次深山踏勘,一场场技术论剑,蜀道集团工程建设专家人才库专家以“技术服务危大工程”为利剑,在极端天气频发与地质风险叠加的挑战下,为集团“十四五”品质工程注入最坚实的技术基因。未来,他们将继续向生态敏感区与地灾高发段挺进,以韧性提升研究护航蜀道,让这条横贯天堑的民生走廊,成为绿色发展的时代丰碑。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科园二路10号航利中心1栋1单元17楼

邮编:610041

电话:028-60198888

电子邮箱:scjtsjzxyjy@163.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8-2019 交投设计咨询研究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1010994号-1 ipv6 ready